医生是介于神与人之间的最神圣的职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健康工程分会委员,从事磁学医用项目研究十余年,在恶性肿瘤、非肿瘤慢性病康复和家庭常见疾病防治等相关领域与中国工程院俞梦孙院士、中国科学院都有为院士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主要从事健康工程行业的研究。

一名年轻医生找我谈了谈她心里的一些些困惑。她说:“每天来的癌症患者都是一样的,都是不怎么吃饭,睡眠不好,疼痛,等等,这么多年了都是跟这些人打交道,做磁波治疗几次会怎么样,一个疗程会怎样,我都知道了,这份工作对我没有挑战性。”我说:“治疗癌症没有挑战性?”她说:“这个工作枯燥乏味,每天重复一样的事情,学不到东西。”我说:“没有再比癌症更个性化的疾病了,我们采用的技术是操作简单,不需要我们开药、打针,是每天重复一样的动作,开机器,关机器。可是每个患者是不一样的,每个患者的每一天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工作重点不是不断改变治疗方案,而是与患者互动交流,陪伴着他走过恐惧和担忧,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爱的传递,我们是用对另一个生命的爱来疗愈他。而你只做了医疗的工作,没有关爱症状背后的那个生命。”她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没注意症状背后的那个人。我想学医行医的人都是如此吧。”

炎热的夏日里,我忽然感到一阵冰冷。医生这个职业是不同于社会上的任何职业的,医生这个职业介于神和人之间。人们来到医生这里时,往往是带着痛苦和绝望,尤其是癌症患者,他们与其说是到医生这儿来看病,不如说到医生这儿来寻找希望。我们常说医生是治病救人的,治病容易,救人难。因为治病只是改善病状就可以了,而救人是非常复杂的综合问题,要触及患者的内心世界。这时我们仅掌握医术是不够的,还要有很好的心理抚慰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医者仁心,治病救人”。十三年来,我和团队举步维艰,为了那些在生命中遇到病痛的人们早日康复,多少次看到生命之花重新绽放,被感动,被鼓舞,被激励!我们行走在生命的边缘,被一个个生命的故事洗礼,为他们哭,为他们笑,奏响了生命的多重奏!

这份人生难得的际遇,让我无限感恩,我爱每个生命,就像爱我自己。可是,今天一个年轻医生的话,让我从我自己的世界里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对很多人来讲,自己以外的生命是冰冷的,是物性的,自己与他人之间是没有关联的。当我跟她谈完话,她若有所思:“行医不单单是看病,而是关爱生命?”如果不是今天这一番交流,我永远都不知道,有人体会不到帮助一个生命更好而带来的喜悦,有人看不到症状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我真是被上了一课,一堂人生重要的课。
人生的意义其实就是一个字——“爱”。一个人不会爱,或者不会接受爱,这趟人生旅程真的就白来了。爱是一种能力,爱是健康,爱是幸福,爱是快乐,爱是一切的源泉。爱能够让人间变得美好灵动。

我们的治疗技术就是爱的成果,我们就是要用无创高效的物理治疗代替有副作用的、有痛苦的治疗,让人轻松恢复健康。可能有人会很奇怪,一个人为什么会对另外的生命那么用心?是治疗费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患者病愈后的那份感激?是被社会认可带来的荣誉?我想,这些都不会激励我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我真正的动力是,敬畏生命,敬畏创造出生命的伟大的自然,我相信上天有一把钥匙,一把开启健康人生的钥匙,我要找到这把钥匙,让人们颐养天年,健康幸福。今天年轻医生的话让我看到团队统一价值观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建立共同的心智模式,拥有共同的愿景和理想,不要自以为这一切都会自然发生,爱是需要传递的,也是需要传承的。只有打造充满爱心的医生团队,才能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医生已经不是医生了,而是一个新生命的助产士,付出的是满满的爱,获得的也是满满的爱。

这个社会还有很多并不健全的体制,所以有很多被扭曲的认知。当今医患关系紧张,健康项目鱼龙混杂,致使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千难万阻,但是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人生理想,打造一个健康的技术体系,帮助人们远离疾病,安享健康,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